一、描写少年的诗句
1、宗之潇洒美少年,举觞白眼望青天,皎如玉树临风前。
解释:宗的潇洒美少年,举觞白眼望青天,华皎如玉树当风前。
出自:杜甫·唐《饮中八仙歌》
2、五陵年少金市东,银鞍白马度春风。
解释:哥们在金市东街附近游玩,银鞍白马享受春风。
出自:李白·唐《少年行》
3、少年猎得平原兔,马后横捎意气归。
解释:少年打猎打到平原兔,骑着马捎意气分发的回家。
出自:王昌龄·唐《观猎》
4、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
解释:想当年,他骑战马披铁甲,刀枪空中舞,气吞万里如猛虎。
出自:辛弃疾·南宋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5、骑马倚斜桥,满楼红袖招。
解释:骑着大马,斜靠小桥,满楼的女子都被他的英姿所倾倒。
出自:韦庄·五代《菩萨蛮》
二、描写“少年励志”的诗句有哪些
1. 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——岳飞《满江红·写怀》
译文: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,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。
2. 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 ——杜甫《望岳》
译文:定要登上泰山顶峰,俯瞰群山,豪情满怀。
3. 人生自古谁无死?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——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译文: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?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。
4. 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——李清照《夏日绝句》
译文: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,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。
5. 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 ——王焕之《登鹳雀楼》
译文: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,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。
6.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——李白《行路难·其一》
译文:相信总有一天,能乘长风破万里浪; 高高挂起云帆,在沧海中勇往直前!
7.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! ——《长歌行》
译文: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,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。
8.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——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
译文:沉舟侧畔,千帆竞发;病树前头,万木逢春。
9.粉骨碎身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——于谦《石灰吟》
译文: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,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。
10.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——郑燮《竹石》
译文: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,它依然那么坚强,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,还是严冬的西北风,它都能经受得住,还会依然坚韧挺拔。
参考资料
古诗文网:http://so.gushiwen.org/type.aspx?p=1&t=励志
三、有关少年的诗句
诗句、诗词:
1、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宗之潇洒美少年,举觞白眼望青天,皎如玉树临风前。
2、多情少年,《红楼梦》中贾宝玉:
面若中秋之月,色如春晓之花, 鬓若刀裁,眉如墨画,面如桃瓣,目若秋波.虽怒时而若笑,即嗔视而有情。
转盼多情,语言常笑。天然一段风韵,全在眉梢,平生万种情思,悉堆眼角。
3、捐躯赴国难的少年侠士,曹植的《白马篇》:
白马饰金羁,连翩西北驰。借问谁家子,幽并游侠儿。少小去乡邑,扬声沙漠陲。
宿昔秉良弓,楛矢何参差。 控弦破左的,右发摧月支。仰手接飞猱,俯身散马蹄。
狡捷过猴猿,勇剽若豹螭。 边城多警急,胡虏数迁移。羽檄从北来,厉马登高堤。
长驱蹈匈奴,左顾陵鲜卑。 弃身锋刃端,性命安可怀? 父母且不顾,何言子与妻?
名编壮士籍,不得中顾私。 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
4、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
“天生丽质难自弃”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”“温泉水滑洗凝脂”“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”“芙蓉如面柳如眉”
四、辛弃疾有一句关于少年烦恼的诗句,是什么
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 ·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.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. 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.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. 【赏析】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、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.他在带湖居住期间,闲游于博山道中,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.眼看国事日非,自己无能为力,一腔愁绪无法排遣,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.在这首词中,作者运用对比手法,突出地渲染了一个“愁”字,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,感情真率而又委婉,言浅意深,令人玩味无穷. 词的上片,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.少年时代,风华正茂,涉世不深,乐观自信,对于人们常说的“愁”还缺乏真切的体验.首句“少年不识愁滋味”,乃是上片的核心.我们知道,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.青少年时代的他,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,亲见了金人的凶残,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.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,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,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.因此,他不知何为“愁”,为了效仿前代作家,抒发一点所谓“愁情”,他是“爱上层楼”,无愁找愁.作者连用两个“爱上层楼”,这一叠句的运用,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,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.前一个“爱上层楼”,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,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,所以喜欢登楼赏玩.后一个“爱上层楼”,又同下面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结成因果关系,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,在当时“不识愁滋味”的情况下,也要勉强说些“愁闷”之类的话.这一叠句的运用,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,上片“不知愁”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. 词的下片,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.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,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,处世阅历渐深,对于这个“愁”字有了真切的体验.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,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,共建恢复大业.谁知,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,他不仅报国无门,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,“一腔忠愤,无处发泄”,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.“而今识尽愁滋味”,这里的“尽”字,是极有概括力的,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,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.接着,作者又连用两句“欲说还休”,仍然采用叠句形式,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.这两句“欲说还休”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.前句紧承上句的“尽”字而来,人们在实际生活中,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,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,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.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,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.后一个“欲说还休”则是紧连下文.因为,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,而是忧国伤时之愁.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,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,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,只得转而言天气,“天凉好个秋”.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,实则十分含蓄,充分表达了作者之“愁”的深沉博大. 辛弃疾的这首词,通过“少年”、“而今”,无愁、有愁的对比,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、报国无门的痛苦,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.在艺术手法上,“少年”是宾,“而今”是主,以昔衬今,以有写无,以无写有,写作手法也很巧妙,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,有强烈的艺术效果.。
五、描写少年的诗句有哪些
1. 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。为赋新词强说愁。 ——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宋代:辛弃疾
释义:
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,喜欢登高远望。喜欢登高远望,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。
2. 男儿百年且荣身,何须徇节甘风尘。——《少年行三首·其三》唐代:李白
释义:
男儿生来就应该豪气冲天,征战立功,自己建立功业,不要凭借着与帝王的姻亲关系而爬上高枝儿。
3. 骄矜自言不可有,侠士堂中养来久。——《少年行三首·其三》唐代:李白
释义:
他们看起来虽然骄纵但其实却很谦和,与他们结交的人都是高人侠士。
4. 少年游侠好经过,浑身装束皆绮罗。——《少年行三首·其三》唐代:李白
释义:
少年游侠,他们注重的只是经过,浑身上下装束华贵,遍身绮罗。
5. 塞上秋风鼓角,城头落日旌旗。少年鞍马适相宜。从军乐,莫问所从谁。——《江月晃重山·初到嵩山时作》金朝:元好问
释义:
军队中的鼓声、角声在秋风中作响,城头上的旗帜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地飘动。 少年应当从军,身跨战马,驰骋边关。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,并不要在乎由谁来带兵。
6. 如今却忆江南乐,当时年少春衫薄。骑马倚斜桥,满楼红袖招。——《菩萨蛮·如今却忆江南乐》五代:韦庄
释义:
现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处来,当时年少风流,春衫飘举,风度翩翩。我骑着大马,斜靠小桥,满楼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倾倒。
7. 新丰美酒斗十千,咸阳游侠多少年。——《少年行四首》唐代:王维
释义:
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,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。
8. 少年侠气,交结五都雄。肝胆洞。毛发耸。——《六州歌头·少年侠气》宋代:贺铸
释义:
少年时一股侠气,结交各大都市的豪雄之士。待人真诚,肝胆照人,遇到不平之事,便会怒发冲冠,具有强烈的正义感。
9. 屈体若无骨,壮心有所凭。——《赠新平少年》唐代:李白
释义:
他屈体而就,形若无骨,而其胸中却怀有雄心壮志。
10. 少年负壮气,奋烈自有时。——《少年行二首》唐代:李白
释义:
少年身负壮志,将来自有奋发激烈之时。
六、关于少年厉害的诗句
1、少年鞍马适相宜。
从军乐,莫问所从谁。 出处:《江月晃重山·初到嵩山时作》 朝代:金 作者:元好问 译文:少年应当从军,身跨战马,驰骋边关。
2、如今却忆江南乐,当时年少春衫薄。 出处:《菩萨蛮·如今却忆江南乐》 朝代:五代 作者:韦庄 译文:现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处来,当时年少风流,春衫飘举,风度翩翩。
3、射飞夸侍猎,行乐爱联镳。 出处:《少年行》 朝代:唐 作者:刘长卿 译文:(少年)射杀飞禽被陪同狩猎的人夸赞,最爱与人并骑而行。
4、长安古道马迟迟,高柳乱蝉嘶。 出处:《少年游·长安古道马迟迟》 朝代:宋 作者:柳永 译文: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,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。
5、少年负壮气,奋烈自有时。 出处:《少年行二首》 朝代:唐 作者:李白 译文:少年身负壮志,将来自有奋发激烈之时。